- 寫性給你
- Posts
- 寫性給你: 界線與失落
寫性給你: 界線與失落
vol.4 換句話說這篇在寫自慰月活動心得以及照顧過動症狗狗的心情
五月咻一下就結束了,每次都想說這個月感覺可以寫兩篇電子報,卻時常只能在月底提醒自己該來敲打鍵盤了。不同於其他月份,五月真的真的過得好滿好充實!
五月自慰月系列活動到第五年,每一年都會找不同主題的講師合作,有的主題年年持續像是逛情趣用品店、有的則是新嘗試新體驗,今年的初登場就是寬柔的身體界線工作坊和嘎嘎的真人圖書館,兩場都好喜歡!

每年都有的 情趣商店巡禮 還有矽膠娃娃介紹 明年也會持續唷

2025.05 自慰月 每場次的合照 謝謝大家來
練習聽見身體說出的界線
身體界線工作坊最難的可能就是一開始,要用言語去表達自己此刻不希望被碰觸的地方與方式,真有趣,滿多參與的朋友說的不清楚,可能因為我們很少思考這個問題,而我自以為清楚的,在後面的操作卻又好像不是這麼回事。
第一個身體的暖身練習,是在空間中隨意走動而不要撞到別人,聽起來很簡單,但速度越來越快,開始能意識到自己的喘息和他人的鼻息,不再只是達成不要碰撞的目標而已。
第二個身體的練習,是循序漸進的,大家一分為二面對面,一邊的人先做下指令的角色,另一邊的人依照指令手勢前進、後退、停下,不用嘴巴說,單純以手勢與身體,去感受自己與他人的身體界線,除了角色交換之外,之後還加上站立與坐下、自己行動與指令可以同時發生,一層一層疊加的練習。
很有趣的幾個發現,在這個練習中,因為必須要持續眼對眼,不是捷運上那種的身體接觸。我發現不論性別,我都需要至少一個人間距的身體界線,短於此距離我會開始喘,像是意識到「危險」的那種喘。但說成危險也不太對,身體反應相同,但感受上居然有性別差異,如果對面站的是異性,我會緊張的情緒多一些,搭配嘴巴吐氣去調整呼吸;而如果對面是同性,我會是害羞的情緒多一點,以笑、嗚嘴去掩飾/調整呼吸。
同時,我不喜歡有一低一高的情形,不論我是高還是低。在有高低的指示練習中,我確實在有高低差時,能夠減緩身體警覺、能夠靠得離對方近一些,有一次我身為下指令的人,讓對方在低處離自己近一些,再請對方起身,想看看自己的的界線會不會因此能適應縮短,結果請對方一站起來,自己就開始大喘,需要趕快請他後退,讓我稍做休息。
也有一次練習對象讓我印象深刻,已經忘記誰才是下指令的人,但對方的肢體語言非常明顯,很遠就開始表達他的不舒服,我是一覺察到他人的界線,就保持距離的,也想說在時間內一點點的移動,但對方會縮,於是就不再嘗試,謝謝他清楚的讓我知道不行就是不行了。

超級好玩的工作坊,希望可以入高中必修
最後的練習我雖然沒有親身參與,但看著大家操作,我也有好多好多感想。
最後寬柔帶領大家做的是紅綠燈,或者更好的說法是黃燈的練習,兩兩一組,先口頭說明自己的紅燈(不可以碰觸的地方),那另一個人可以各種拍打觸摸其他地方,每被碰觸就要喊綠燈(表示不會不舒服)、或黃燈(有點怪怪的但還可以接受)。
寬柔說綠燈與紅燈不是這次練習的重點,重點要放在黃燈,因為那就是界線的地帶,是再大力一點就不行,還是再快、再深、再輕一點就不行?都是自己從沒深入思考,在當下嘗試的時候才知道的。
當然因為在工作坊的前提下,很多在外不行的界線都會被展開,可是我沒有想到可以這麼開!!這一次的練習我沒有親身參與,在旁觀察還是覺得震憾,跨越性別隔閡,大家都好願意試探與觀察,此起彼落的拍打聲,居然可以這樣直接擁抱、拍、捏、折?初次見面的陌生人!
最後圍圈分享,談到我們預想的界線規範,其實大都是社會建構的,但我們真的時時刻刻去覺察自己與他人的界線嗎?透過練習,當下那個時刻黃燈的傾向可以更加清晰,我不確定日常生活中能不能有這樣的餘裕,但光是能夠為身體、為界線空下一個下午練習,我想之後的日子也能多聽身體想說的話一點,不再只是拖著軀體配合世俗的規範生活吧。
在四場活動上,有很多朋友報名多場,也有好多朋友年年都來,真的很感謝大家與我一起體驗、學習、成長,明年還會有更多好玩的,我非常期待!
一年只會發2-3次訊息的官方帳號,不太使用社群又不想錯過未來活動的朋友歡迎加加,https://page.line.me/211ekvgr
同理、共情、失落、愛
雖然不知道在電子報裡講這個,會不會太偏題,但因為電子報當初有寫「分享我學習與感受性/別、情感的種種」,飼養寵物的失落,應該也算是情感的一種吧?
我的狗狗有神經發展性疾患、腦部相關疾病,她是隻有 ADHD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狗狗,細節可以到 Vol.0 看看。
因為生病的關係,她常常會半夜醒來哭哭吠叫,兩點多三點多四點多我都會起來陪她晃晃,然後祈禱下一次可以安然睡到天亮。因為陪姊姊顧過我的外甥女,覺得其實跟照顧新生兒沒兩樣,也因為會自稱狗媽媽,就把育狗和育兒的情緒放在一起比較,說出能夠同理母親角色的話。
幾次和朋友、家人對話,被提醒不能這樣類比,即便我很知道他們都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人,且也心疼我的辛苦,但還是在言談中透露出我始終不能把生養人類的心情完全同等比較的感覺。
我理解,我當然理解,我沒有懷胎十月,小嬰兒也確實相較幼犬脆弱難照顧,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有那麼一瞬間,覺得好孤單失落。雖然狗狗的共同照顧者,我的伴侶和伴侶弟弟、還有我們的動物行為醫生都很清楚,我們在面對的日常是什麼,但我卻好想要身邊親近的其他人也能多少理解。有一些網友、比較少聯繫的、有照顧過動症小孩的朋友有傳遞理解的訊息,但我還是失落。
伴侶跟我很不同,他從來不對身邊的人抱有期待,不期待他人理解自己的處境,他的朋友甚至還會嘲諷我們總是把狗狗關在家,即便我們說明過那是醫生建議下的保護決定。伴侶說本來就不是好瞭解的疾病了,更何況是狗狗,不理解對於原本的友誼是不會影響的,他自在的說。
我則是爬了爬社群,在幾個國外帳號裡終於找到類似的飼主,能夠打破所有對於養狗的預設,好好訴說照顧高敏狗狗的心境和日常。
不知道是不是我太好命了,做節目以後,總是習慣抒發,更習慣抒發後的共情迴響,把自己浸泡在一個又一個同溫層裡。不過這一年來開始淡出社群,偶而分享的時刻,會像是往洞裡丟一顆石頭,以為能看見漣漪,卻只聽見ㄉㄨㄥ的一聲。
其實也沒有很嚴重,正在閱讀的你們也別送上安慰,只是突然有了新的體悟,我想要或者我必須看清,沒有什麼事是絕對有人能共鳴的,在社群的時代裡,認識與理解不同的的生命經驗確實較過去相對容易且快速,可生命是有限的,心只能裝得下一定程度的在乎,降臨在自己身上的都是自己的課題,不理解你的作業的人不代表不愛你,能夠理解甚至幫你解題的人對你也不見得有愛。
不能理解卻還是愛我的人,那已經是何等幸福的事了。剩下的,我會自己加油。
最近看的
我在自己的社群曾分享過,伴侶跟自己的政治光譜不太一樣,也因為政治議題有幾次爭執,不過也因為這些經驗,深刻理解到自己對於很多層面都還不夠認識、或是思考的不夠多,報導者的這篇報導讓我跳脫原有的僵固思考,盡力理解事情的複雜與困難,推薦大家花時間閱讀思考,關於制度、人性、與社會。
超級歪的影片是我的必看之一,剛好有天看見紐約時報的影片,內容是三個研究法西斯主義的學者說要離開美國,因為現在的美國有這樣的走向。(影片在此)看到的當下就想到台灣之前有政治人物以希特勒比喻他人,我在想那跟指控?現在的美國是法西斯主義是一樣的嗎?差別又在哪裡?
幾天後超級歪的這部影片完全解答了,推薦大家看看!
從《鬼地方》開始才接觸陳思宏,陸續看了《樓上的好人》跟《第六十七隻穿山甲》,都覺得很好看!!!所以這次的社頭也是速速看完,他的小說就是寫彰化鄉下的各種人性故事(我形容的很爛但很難一言以蔽之),不是那種會讓你畫線的金句收錄書,而是會讓你忍不住一頁翻一頁的人物與故事。
說來慚愧,因為得國際獎項才知道這本書與楊双子這個作家組合。有點擔心會不會不合我的胃口,過去沒有讀什麼百合文學的經驗,幾次食物文學(散文)的閱讀體驗也沒有到最好,結果超級無敵喜歡與驚艷!
整本小說是架空的,但因為符合史實、又搭配台灣各地小吃,所以對我來說有又近又遠的真實魅力。小說描述日治時期的小說家來台工作與生活,撰寫臺灣漫遊錄一書的同時,與其台灣通譯的故事。
雖然不是想要快速讀完的故事,但我每一章都讀的很舒服、讀的很「進去」,慢慢的、溫暖卻又有點惆悵感,是一本很美的書。
喜歡日本、日文、特別是喜歡故事的人都應該訂閱鈴木的日常,鈴木是台日混血,台台灣念大學以後拍影片,我從他環島系列開始看,現在的系列都是紀錄訪問在日台灣人或在台日本人,跟拍好多天、故事完整又感人,剪輯也都好順,就像電視台節目製作一樣,不敢想像他是一人作業,每一集我都好喜歡。分享最近看的這一集,希望有天能去拜訪這對日本夫妻在台中開的店。
性專區
上次跟大家分享的研究 Sex Frequency Statistics, By Age Charts
這是來自性健康研究網站 Bedbible 上的研究,有超過七萬名美國人分享他們從事性行為的頻率,透過比對,從年紀、關係狀況去分析平均值,上次只簡單列了幾個重點
People on average have sex 3.9 times per month. 總平均一月從事性行為 3.9次(上次電子報誤打成每週🙇♀️)
25% have sex every week. 四分之一的人每週都有從事性行為
People are having less sex (measured on a year-by-year basis from 1989 to 2023). 從1986年至2023年的調查數字顯示,人們從事性行為的頻率越來越低
這次來聊一些有趣的地方!

表格最右邊是所有年齡總平均,一個月四次。我目前是在25-34的這組,是高峰年齡組,平均每月做愛七次,且這兩個高峰組的女性頻率都高於男性唷。雖然是不用比較XD不過我的狀況滿符合此研究調查!
那大家猜猜,是有伴的人還是單身的人做愛次數頻率高呢?


可以先看最右邊用總平均來比較,沒錯,是有伴侶的人頻率高,次數差到將近兩倍。
有趣的地方是,單身者在 25-34 以及 45-54 這兩個年齡區間是做愛頻率高峰,然而有伴侶者卻是做愛頻率穩定隨著年紀增長而下降!

另外一個很有趣的統計是,有伴侶的人之中,已婚未婚對做愛頻率的影響。
在 18-34 時,已婚者的頻率高於未婚者,但在 35 歲以後,都是未婚者更常做愛!
我腦補的解釋是感情經營、承諾與生活一開始激情相伴,但久了可能消耗,反而沒有結婚的人更有終於認識自己、敢於嘗試的底氣?也許是第二春,所以就增加了頻率了?
這個網站也列出了最重要的幾個因素,會影響性行為頻率的:年紀/時間(性行為時間)/關係中的平衡/懷孕/交往時間/生育意願/關係狀態/避孕的方式
parity 關係中的平衡 是如何影響頻率的,這個好想知道!也會想知道社會經濟地位對性行為頻率的影響!
分享這個報告,不是要大家做無謂的比較造成焦慮,單純覺得有趣分享,重點不是跟別人比,而是你的頻率是不是你想要的,更重要的是品質,有那麼多會影響的因素,若你在意,就一起來思考看看為什麼會這樣,以及怎麼改變吧~
感謝你又閱讀完長長一篇,謝謝你願意花時間,下篇見!